第1100章 大手笔!
我什么都懂 by 俊秀才
2021-1-11 23:16
心中有了计较,沈欢并没有表现出什么。
他并不怕日苯人,也从来不觉得自己做的是错的。
当年他们坑蒙拐骗甚至是掠夺了无数珍宝,如今沈欢拿点回来,只是利息而已。
只不过呢,如果没有必要的话,自然还是保密的好。
因此沈欢准备再看看,看他们准备耍什么花样。
此刻谢洋已经走了,沈欢便让慕茹茹带着自己,去瞧瞧日苯人拿来了什么精品。
慕茹茹二话不说,直接把沈欢带到了刚才她老爹站立的地方。
“喏,就是这个啦。”慕茹茹指着一幅长差不多一米,宽50公分左右的字帖,“颜真卿《与常夷甫论湖州庶务书》,正儿八经的国宝!”
她怕沈欢不知道详细,又跟着解释道,“常夷甫就是常衮,唐朝的宰相,也是颜真卿的后辈。当颜真卿被贬到湖州去的时候,常衮就任了礼部侍郎,是朝廷非常有权势的人。因此颜真卿便经常和他交流政务事要,这就是他们书信往来的其中一份。”
颜真卿有多出名,那就不用说了。
在王羲之之后,如果论三大书法家,可能颜真卿不能排列其中。
但如果单论行书成就来说,颜真卿名列前三是毫无问题的。
他最著名的那张《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》,也就是俗称的《祭侄文稿》,被人公认为天下第二行书。
第一行书是《兰亭集序》。
由此可以知道颜真卿在书法上面的成就。
甚至从整体来说,2000多年的书法大家里面,颜真卿即便排不上前三,但前十还是比较稳当的。
说起来还真是有点奇妙。
这位书法大家初学的是楷书大家褚遂良,但他的老师却是草圣张旭,偏偏他最有成就的却是行书。
苏轼曾经说过一句话:“诗至于杜子美,文至于韩退之,画至于吴道子,书至于颜鲁公,而古今之变,天下之能事尽矣。”
能和杜甫、韩愈、吴道子相提并论,颜真卿绝对是牛皮到爆。
而颜真卿忠贞为国、死不失节,又增添了一番人格魅力,从而使得他的作品越发的受欢迎。
相比之下,许多奸臣的书法也很好,却在历史上被人刻意的淡化了。
比如我们平日里写的宋体,那是以秦桧的字体创立的。
指鹿为马的赵高,写大篆那是天下顶级的书法家。
北宋末六贼之一的蔡京,书法成就冠绝当时,连宋徽宗都自叹不如。
等等等等。
但他们这些人的书法作品却从来不受欢迎。
话题扯远了。
既然是写了《祭侄文稿》的颜真卿的作品,那么这幅起码有两三百字的《与常夷甫论湖州庶务书》,价格可就高了。
再加上左右周围全都是各代著名收藏家的印章,各朝各代名人们的提拔,又充分证明了它的传承有序。
因此还没等沈欢询问价格,慕茹茹已经报了出来:“刚才几位老师的股价大概是3亿人民币左右,如果能上拍卖会的话,甚至更高一些都有可能。”
沈欢点了点头,“这个价码不贵。”
王羲之的真迹早就没有了,现在只有颜真卿的真迹在,那么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,颜真卿的行书文稿,都值这个价。
在华国的古董字画这一方面,名家名作绝对是最能吸引大家注意力的。
越是出名的便越是如此。
就连那些被证明了很有可能是伪作的,比如说王羲之、苏轼的作品,都能价值两三亿。
颜真卿的作品且不说价格,单说能认真完整的保存到现在,便已经是一个奇迹。
“古代这些人太厉害了,他们或许也没有想到,自己的作品以后能这么值钱吧?”慕茹茹感叹道。
“这倒不是。”沈欢道,“在当时,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就很值钱,这么一幅字帖,价值上百黄金也是可能的。”
“吹牛!”
慕茹茹不信。
“你知道颜真卿的老师是草圣张旭吧?”沈欢问她道。
“听说了。”
“有史书记载,张旭成名了之后,有一个他家乡的穷相识,日子实在是过不去了,就托人写信给他,想要他资助一下自己。”沈欢侃侃而谈道,“结果张旭就写了一封信给他,告诉他,数一数这份信有多少个字,然后去卖给有钱人。一个字一两黄金,一分不少。”
“吓~~你骗我~~”慕茹茹的漂亮大眼睛都睁大了,“怎么可能这么牛?”
“小姑娘,你男朋友可没有骗你哦。”旁边此时来了一个老者,看样子也不认识沈欢和慕茹茹,他笑着道,“这个故事很有名的,张旭的草书在那个时候就很值钱了。这和王右军的作品,在他们晋朝时便被哄抢是一样的道理。”
慕茹茹听得一阵脸红,赶紧的拉着沈欢跑了。
只是不知道她究竟是脸红自己的学识浅薄,还是脸红老人家把她和沈欢误会了。
接下来,她带着沈欢在厅里一阵转悠。
沈欢发现这一次品鉴展览会的东西还真不少。
阿部家族除了拿出《与常夷甫论湖州庶务书》外,还有一幅明朝大画家徐渭的佳作,价值也是上亿。
其余的十几幅画作和字帖,沈欢还见过其中的两三幅,可最好的两幅,沈欢却颇有些遗憾的没见到过。
上次在阿部家族的藏宝库之中,明明沈欢都把两个大保险箱的华国字画都给拿空了,怎么还会有漏网之鱼呢?
看样子阿部家族也不老实啊,知道什么叫做狡兔三窟。
想来这两幅字画,不是放在另外的不引人注意的角落,便是在另外的藏宝库之中。
不然沈欢怎么可能错过?
而这一次阿部家族肯如此大手笔的拿出字画,就更加证明了他们的心思。
不仅仅是阿布家族,小田原彰和龟田城二同样拿出了不少的宝物。
他们最得意的是明清时代的画作和字帖,就连圣旨都拿了一卷出来,突显了他们收藏品的种类之丰富,档次之高。
这使得比上一次都还要精致,让人看得眼睛都舍不得离开。
渐渐的,这里的人就多了起来,居然达到了差不多百人的规模。